共同生活的藝術
作為一個國際社會,我們有一顆共同的心。
和竹慶本樂仁波切一共同生活的藝術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相信我們靠自己取得成功,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我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了解這一真理會帶來共同的願景,這對我們自己、他人和我們的世界社區都有好處。有一種共同生活的藝術,佐欽邦洛仁波切向我們展示瞭如何生活。
“作為一個國際社會,我們有一顆共同的心。 — Dzogchen Ponlop Rinpoche”
包括什麼
- 8個視頻
- 可在任何設備上訪問
- 通過有效訂閱進行無限次訪問
- 提供英文、中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
*所有課程和冥想都包含在付費訂閱以及所有短視頻、文章和引語中。如果您想成為付費訂閱者,請註冊 這裡。
免費訂閱包括 Be Wise, Go Kind, Live Fully 課程、精選冥想、所有短視頻、引語和文章,以及新的 視頻每月上傳。
第一節:社區的四大支柱
為了擁有一個健康的本地和世界社區,我們需要了解相互依存關係。我們都是相互聯繫的;這是我們立足的基礎。一個健康的社區需要哪些支持支柱?
第五節:意識紀律
通過自我意識,我們了解並了解自己的思想。他人意識包括對他人的好奇和了解他人。為什麼其他意識在今天尤為重要?第二場:共同願景
了解相互依賴有助於我們看到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幸福夢想,即使它的表達方式不同。有共同的願景,為什麼要相互競爭?第六節:自我與他人
對自我和他人的認識——我們共同的心——是社區的關鍵支柱。伴隨著這種意識而來的是快樂的紀律。什麼是快樂的紀律,為什麼它是有益的?
第三節:善良、關懷和愛
我們錯誤地認為善良、關懷和愛心意味著軟弱、脆弱和不明智。善待他人——在言語和行動上——如何幫助我們自己?
第七節:尊重邊界
尊重邊界對於建立完美社區至關重要。我們如何分享我們的共同點,同時仍然尊重邊界?
第四場:我們共同的責任
沒有任何事情是靠自己一個人完成的。我們都是相互聯繫的,並為我們的國際社會分擔責任。什麼元素幫助我們接受和體現這個真理?第八節:意識清單
從記住我們最初的動機到找到內心的平衡,有七個提醒可以幫助我們用我們的意識來工作。這些是什麼?關於竹慶本樂仁波切
竹慶本樂仁波切是freshmind™的創始人。一些人認為他是“X世代叛逆的佛陀”,還有更多人知道他是當代藏傳佛教寧瑪派和噶舉派中最重要的學者和禪脩大師之一。但無論他如何被人所知,他的溫暖、充滿包容的幽默、善良,以及睿智的教導,都能直接引導人們進入真正的智慧寶藏,令人得以全心全意地投入生命之中,這些都是他無可爭議的標誌。
仁波切是國際佛教中心社區那瀾陀菩提的創始人、主席和精神導師。仁波切因發起善意倡議#GoKind 而獲得認可,他同時也是一位作家、詩人、攝影師和視覺藝術家。他的著作包括《叛逆的佛陀》、《好好鬧情緒》和《離死之心》等。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他的網站:dpr.info
短片
做出改變的四個提示
面對我們今天面臨的全球挑戰和地方問題,我們很容易變得不知所措,並想知道我們如何能夠有所作為 ...
01:45
02:53
03:48
03:34
02:58
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是善待他人的第一步。但友善常常被誤解。友善不是為了在真相外麵包裹一層糖衣。我們需要 ...
01:16
對自己有耐心
我們需要耐心和練習來處理我們的情緒,但我們想要的是快速修復或刪除鍵。我們如何學會忍耐? ...
03:25
如何觀看新聞
要在沒有憤怒或恐懼的情況下觀看新聞,我們首先需要一種平靜的感覺。那麼我們就可以看看實際情況 ...
03:07
情緒是如何運作的?
什麼是情緒?字典將它們定義為一種具有張力的精神狀態。佛教的觀點中,它也包括我們的身體狀態。 ...
02:27
在政治氣候中生存
我們需要記住,世界上嚴重的問題總是存在的。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們可以如何做出一些改變和 ...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