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並所信
你確定你所相信的與你的認知一致嗎?仁波切解釋。
你確定你所相信的與你的認知一致嗎?仁波切解釋。
機會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未必認識,更不知道如何把握。 Dzogchen Ponlop 仁波切解釋了我們需要什麼來抓住機會,以及它為什麼重要。
愛是很棘手的! 我們都希望被愛,而且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尋找愛,期望別人能讓我們快樂。然而,正如竹慶本樂仁波切所解釋的,我們可能用錯心態,找錯地方了。
面對我們今天面臨的全球挑戰和地方問題,我們很容易變得不知所措,並想知道我們如何能夠有所作為。我們甚至可能認為我們無能為力。竹慶本樂仁波切提醒我們有一些事情是可以做的,並提供四個有用的提示。
我们需要正念和放松来发现心的真实本质,但要平衡两者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为什么我们两者都需要?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這些天很容易分心,失去與家人、朋友和社區之間深厚而充滿愛的聯繫。 共同生活的要點是什麼?
將同情心擴展到造成傷害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們誤解了這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同情的有益表達?
對欺凌者有消極和積極的反應方式。 負面反應賦予他們力量。 積極的方式賦予自己權力。 應對欺凌的積極方法是什麼?
善待自己是善待他人的第一步。但友善常常被誤解。友善不是為了在真相外麵包裹一層糖衣。我們需要什麼來令自己友善?
我們需要耐心和練習來處理我們的情緒,但我們想要的是快速修復或刪除鍵。我們如何學會忍耐?
要在沒有憤怒或恐懼的情況下觀看新聞,我們首先需要一種平靜的感覺。那麼我們就可以看看實際情況了。看新聞時我們還能做什麼?
什麼是情緒?字典將它們定義為一種具有張力的精神狀態。佛教的觀點中,它也包括我們的身體狀態。我們都經歷過情緒膨脹。怎麼會這樣?